南亚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4学会分析图7-15、图7-16和图7-17,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重难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3、学会分析图,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故事导入——看图片西游记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提问唐僧去哪里取经?取得什么经?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南亚是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板书课题:第二节南亚一、位置与国家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二、三大地形区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书上练习,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绘制地形剖面图》河流名称发源地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印度河恒河三:在上述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南亚的三二,那么一指的是什么呢?一指的是一种气候指导学生熟悉解题思路。从纬度位置入手,探讨南亚地区可能的气候类型。分析书44页图7-17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和孟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指导学生按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温差、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差异)的方法分析气候统计图。根利用书44页的活动分析南亚地区雨季降水多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给南亚陆地带来充足的水分;以及雨季时东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特别多的原因——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高止山脉的迎风坡,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地形雨特别多。通过板书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板书总结。1、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2、一年分三季湿季——雨季6~10月份西南季风干季——凉季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热季3~5月份3、指导学生完成P44页活动3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讨论南亚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小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