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让学生从多种途径寻找、提取历史信息,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历程和基本社会特征;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及其特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罗马的民族特性,版图的扩张,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脉络。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突出作用。学习古代学者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罗马发展线索;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成就。难点:通过图片信息,加深理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生:交通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等。师:很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主要讲罗马的交通非常发达,同时也指古罗马的疆域非常大(世界上第三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接着问那罗马到底在哪里呢?在东半球还是在西半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展示幻灯片。出示问题:罗马产生的时间和地点?生: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兴起。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罗马的历史(展示幻灯片),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一个国家肯定要有人来执政,那这位执政人有何权利?生:他们出行时有12名扈从跟随。扈从肩上扛着象征权力和权威的束棒,叫法西斯。师:罗马共和国有何特色,展示幻灯片(罗马龟甲阵)。生:罗马是个尚武的民族。师:尚武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侵略扩张。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地位。展示幻灯片(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生:不能。师:那怎么办呢?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疆域如此广大,有谁来统治。生:屋大维。师:屋大维统治时期,政治相对安定,经济上也出现繁荣。到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那这个帝国是否永久不衰。展示幻灯片(东西罗马的分裂)生: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师:下面同学们看教材54页,学习新课《西方文化之根》,大家可以分组讨论:古希腊的文化成就有哪些?对西方有什么影响?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师:哪组同学为大家展示一下学习成果?生:在哲学上,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它的原意是“热爱智慧”。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有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等。师:(展示幻灯片)名画《雅典学院》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都在干什么?这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什么特点?生:(分别答出)有的人在激烈争论,有的人在暗自沉思,有的在分析问题,还有的在教导学生,反映了古希腊人勤于思考、自由辩论的特点。师:(引导学生观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手势的不同,表示对问题看法不一,提示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那么古希腊人这种敢于争辩、追求真理的理念一直影响着欧洲后来的学者们。下面让我们走出雅典学院的殿堂,继续回答:古希腊的文化成就还有哪些?生:在科学上,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螺旋提水器。他还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师:(展示幻灯片)大家用手演示一下杠杆定律的原理,由此想到阿基米德的名言是什么?生:(用手演示杠杆原理)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师:阿基米德的设想多么具有创意!(展示幻灯片)下面看螺旋提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螺旋原理、斜面原理。师:阿基米德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叙述阿基米德之死,略)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生:阿基米德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师: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至今为后世所沿用,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更是受到后世的景仰。下面继续回答:古希腊的文化成就。生:在戏剧上,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师:(展示幻灯片)从图3—13中的剧场结构、背景、演员、面具中,反映出哪些信息?生: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师:对,可见古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