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第周第1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了解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2、自学和分组思考讨论“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和“如何评价左宗棠”,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认识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是我们的使命。重点:收复新疆的过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难点:理解收复伊犁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在祖国的位置,思考:新疆在祖国的什么方位?面积占祖国的几分之几?新疆有什么物产?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新疆的历史?(当学生有了初步答案的时候再让他们去看“动脑筋”)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教师:正是这样一块“宝地”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她的觊觎,发动了对新疆的侵略,我们今天就来看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是如何英勇抗敌,收复新疆的。二、学习新课:1、自主探究巡视,进行个别指导。2、展示交流: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图片,听教师讲述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快速阅读教材,依据教材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明确答案,代表展示。海防派的主要观点:修改意见(1)、最先妄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有哪几个?(2)、浩罕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在今什么位置?他是怎样侵占新疆的?(3)、清政府内部对新疆问题有那几种态度?(4)、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了哪些措施?(5)、你知道伊利在新疆的位置吗?试着说一下伊利位置的特点。(6)、清政府用一块领土和很多赔款来换回伊利,你怎么看这个问题。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侵略者的做法当然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这一百多万的土地我们怎能拱手相让?然而,面对新疆局势危机,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却产生了分歧。因为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不但西北形式严峻,而且东南由于日本入侵台湾也警报频传。为此清政府内部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激烈争论,那么同学们对此有什么认识呢?(小组讨论并形成自己观点)清政府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观点。三、课堂小结:一百多年前,新疆历经苦难,重新回到祖国怀1、新疆这块领土对国家来说是无用的,收复新疆不仅不能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政上的巨大损失。2、中国实无力量兼顾沿海和边塞两方面的防务,而比起新疆来,海防更为重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舍弃新疆、专备海防。塞防派的主要观点:1、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与塞防互为表里,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片面地强调海防而忽视塞防,‘扶得了东边倒了西边’‘西边必倒东边亦未能扶也’。因此,塞防、海防应当并重。”2、新疆是国家的西北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旦失守,则蒙古难保,进而京城抱,一百多年后,新疆在新中国的羽翼下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日益成长,蓬勃发展,让我们共同祝福新疆吧!四、巩固练习:1.“大将筹边尚未足,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清政府镇压噶尔丹叛乱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C.林则徐虎门销烟D.清军平定回部叛乱2.左宗棠打败阿古柏的原因包括()①左宗棠的才能②清军的英勇奋战③新疆当地人民的支持④正确的策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根据下面的《收复新疆示意图》,讲讲左宗棠的进军路线及收复新疆的简单经过。你认为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哪些?就不保。“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小结(教学反思)讲授此课,要明确指出:任何观点结论的得出,都必须遵循“论从史出”。对左宗棠,要充分的肯定,远见卓识的爱国将领、民族以英雄。板书设计:第3课收复新疆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背景2、概况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2、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