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能背诵全诗;2、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3、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理解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读标题,先猜一猜作者会写什么?会怎么写?2、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y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二)文本理解1.按原文填空。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________,/那一角________;/我触到________________;/这长白山的雪峰________________,/这黄河的水________________;/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________________;/岭南的荔枝花________________,/尽那边,________________……/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________________,手掌________________,/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上面,________________轻抚,/像________________,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________,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已变成灰烬只是血和泥荇藻和水的微凉冷到彻骨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沾了血和灰沾了阴暗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我用残损的手掌恋人的柔发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2、用“/”为下列诗句划分朗读停顿(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3、文意理解(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2)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象征手法,象征祖国。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四、自主(合作)探究1、这首诗形象众多,但是一点儿不乱,作者是怎样做到的?(1)巧妙运用对比手法;(2)在想象中展开诗歌的内容,突出手掌的触觉作用,把广泛的描写对象集中起来,贯穿在“残损的手掌”的感受这条主线上,使他们多而有序、有情。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3)“堤上繁花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5)“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6)“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3、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