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自尊自信坚持毅力等等•看到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后,你有什么感想或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自信•人贵有自尊自信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感受自尊的快乐主题一:•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你的感受?反之呢?•你是班干部,工作能力强,威信很高,你的感受?反之呢?•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的感受?反之呢?•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____的表现。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_____得到了满足。自尊自尊心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我们就会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主题二:•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二、知耻与自尊•《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主题三: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主题四:•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无比,甚至对手下人说:“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这样,他就堵塞了智慧的源泉,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也就不再有什么重大的发明问世。•爱迪生晚年的结局给了你哪些启示?•人应该自尊自信,但不能自视过高,更不可狂妄自傲,错误地高估自己,自以为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主题五:阅读教材上“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主题六: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课本P8页的三幅图,回答:•1、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含义?•2、这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他在小学一直当班长。刚升入中学,就对小学的同学和老师说,自己仍然是班长。但他后来并未当选,从此觉得脸上无光。同桌带来一个新文具,她用不屑的语气说:“我妈妈马上给我买最新款的,比你这个可好多了。”她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胖”,就觉得自己很难看,想尽办法节食,以致得了厌食症,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休学。•1、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