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课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努力遵循“媒体辅助教学”的原则和“情境引入——自主学习——探究深入——能力提升”的学习思路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分析:《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中华文化的构成、特点、作用及影响。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生分析: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内容比较熟悉,学起来容易接受,关键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华文化,怎样对待与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帮助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学会批判地传承中华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记住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作用、影响及源远流长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与体会,能够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能一分为二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作用、影响学习难点: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由2016年杭州峰会晚会视频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新课】一、感知中华文化1、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由哪些内容构成?(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华文化有何特点?地位如何?(5)中华文化有何作用?(6)中华文化有何影响2、教师点拨,学生读背“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作用、影响”。二、畅谈中华文化1、请学生推荐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教师出示一些中华文化名片,由此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2、教师点评总结三、思考中华文化1、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我们能否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为什么?2、教师点评总结四、传承弘扬中华文化1、学生小组讨论:中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教师点评总结:①1.认真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②.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爱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④.积极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⑤.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以创新为之增添新的活力。【课堂小结】学生谈学习这节课的收获1、我学到了……2、我感受到了……3、我懂得了……【拓展提升】走近中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5河南13)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孔子学院秉承“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宗旨,十年来得以蓬勃发展。当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建立起近500所孔子学院,为汉语推广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基地和广阔平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古为今用、古为今鉴。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人类文明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请问:1、孔子学院为何能在全球蓬勃发展?(两方面即可,4分)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智慧有助于解决以上难题?请举出两例。(4分)3、请为来宾推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至少推荐两个。(2分)【作业】一、必做题:1、中华文化有何特点?2、中华文化有何作用和影响?二、选做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选取或自拟一则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