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考在职公共卫生硕士(MPH)公共卫生综合-试卷2(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如下有关流行病学试验中的盲法论述对的的是()。(分数:2.00)A.研究对象见不到试验者B.试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C.负责安排和控制试验的人不懂得研究的目的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和(或)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人都不懂得分组状况√E.参与研究的人员所有为盲人解析:解析:盲法(blinding):是一种防止知晓研究对象或何种处理的方略。单盲(singlblind):研究中只对研究对象设盲,即研究对象不懂得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双盲(doubleblind):研究对象和予以干预或结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理解试验分组状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所有试验。其长处是可以防止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原因所带来的偏倚;缺陷是措施复杂,较难实行,且一旦出现意外,较难及时处理。一般地,双盲法不合用于危重病人。三盲(tripleblind):在双盲的基础上对负责资料整顿和分析的人员也设盲。故选D。2.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原因的关系()。(分数:2.00)A.生物原因B.环境原因√C.物理原因D.精神原因E.化学原因解析:解析:轮状模型中机体占轮轴的位置,其中遗传物质起到重要作用,外围轮子表达环境,环境包括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机体生活在环境之中而病因存在于机体和环境之中。因此选B。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分数:2.00)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镇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解析:解析:指多种疾病在空间、时间和人群中的地理流行特性。由于致病因子、人群特性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影响,疾病在不一样人群、不一样地区及不一样步间的流行强度不一,存在状态也不完全相似。疾病的分布既反应了疾病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也集中体现了疾病有关的多种内外环境原因的效应及其互相作用的特点。4.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分数:2.00)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解析:解析: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期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所有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能发现目的人群中的所有病例。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一特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因此可以计算其患病率。故选A。5.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应某个原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最常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特异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病因分值解析:解析:RR(相对危险度)是用来反应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一种常用指标。相对危险度表明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阐明暴露组发病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倍数。RR值越远离1,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的强度越大。其数值意义:①RR为0.9~1或1.0~1.1,阐明暴露原因与疾病无关联;②RR为0.7~0.8或1.2~1.4,阐明暴露原因与疾病有弱的关联;③RR为0.4~0.6或1.5~2.9,阐明暴露原因与疾病有中的关联;④RR为0.1~0.3或3.0~9.9,阐明暴露原因与疾病有强的关联;⑥RR不不小于0.1或不小于10,阐明暴露原因与疾病关联很强。6.现况调查常可碰到“无应答”,由无应答所引起的偏倚为()。(分数:2.00)A.选择偏倚√B.回忆偏倚C.测量偏倚D.调查人员偏倚E.汇报偏倚解析:解析: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纳入原则)不对的,使得这两组人在开始时即存在处理原因以外的重大差异,从而产生偏倚。常见的重要有:①就诊机会偏倚(入院率偏倚):由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样、就医条件不一样、人群对某一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一样等原因而使患不一样种类疾病的人(或有某种特性者)的住院率不一样。从医院选用对照时,假如没有注意到此点,则可引起偏倚。②现患病例及新发病例偏倚:此种偏倚易出目前病程较短的严重致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部分病例在送到医院前已死亡,假如只以存活的现患病例为对象,研究某原因的作用,必然产生偏倚。这些死亡病例一般未计入心肌梗死总发病人数中,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