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研读、讨论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2.体味诗歌语言的形象、含蓄和优美。3.培养乐观、积极地追求理想的情操。二、学习环节【导】1、图片、视频导入。2、作者简介。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人。新月派代表诗人。有代表作《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康桥即是英国的剑桥大学,徐志摩曾在那留学,离别时写下这首著名诗歌。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飞向北平,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想飞的诗人死于飞。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齐、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读】1、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大意。2、小组内互读,读出味道,读出感情。3、班级展示,派代表在全班面前读出你们的水平。【赏】(一)独学1、诗歌的题目为“雪花的快乐”,请结合诗句找一找,雪花的快乐表现在哪些地方?2、雪花为什么那么快乐?(二)群学3、诗中的“她”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并猜一猜“她”是谁?4、雪花最后消融了,化成了一滩水,你认为他还是幸福的吗?5、“假如”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悟】一、小组讨论。根据以上对诗歌的分析,请总结一下,全诗的主旨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拓】一、仿写一段小诗,在全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