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仿写诗歌【教学目标】1.培养仿语言、仿结构、仿意境的写作能力。2.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会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独创。3.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5.学生自主修改。6.教师批阅。学法指导:仿写诗歌的技巧1.题目要统一。所写诗歌的题目与所给的题目要统一。2.句式要统一。严格按照示例诗歌的形式来写。3.修辞要统一。仿写诗歌要仔细分析给定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与之要统一。4.色调要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既指语境色彩,也反映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原诗的创意和境界。精彩导入生活中,地上的一棵小草,天空的一朵白云,春天的一湾碧水,秋天的一片枫叶,冬天的一朵雪花……都可能触发你的思绪和情感,使你浮想联翩。今天,让我们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象的翅膀,结合学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仿照《乡愁》写一首小诗。写作要求1.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要分行写,还可以分成几个小节。3.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比如《乡愁》,诗人把“乡愁”想象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从“乡愁”又联想到浅浅的海峡。4.要有新意,仿写时要注意不能机械地套用,要有独创性。5.写完后要多读几遍,看看读起来是否押韵,是否有节奏感。写法点拨1.要酝酿情感。情感是诗的生命,诗歌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情感可包括:爱国情、别离情、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情、思乡情等等。2.要学会提炼意象。初写诗歌,可以根据诗歌的主题,再现生活中的画面,筛选出自己感触很深的景物或事物,结合其特点,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工成意象。选择的意象必须是鲜明的,突出的,有力的。而且能给人以美感。3.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诗歌以含蓄为美,内容上应该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形入神。所以写诗要从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入手。4.要讲写语言结构。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优美,生动流畅,富有韵律。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范文引路母爱婴儿时母爱是一个温暖的摇篮母亲轻轻地摇我甜甜地睡幼儿时母爱是一根甜甜的棒棒糖母亲静静地看我美美地吃童年时母爱是一盏亮亮的台灯母亲灯旁削苹果我在灯下写作业现在啊母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我走多远都时时把我挂念名师点评:本诗模仿《乡愁》的形式,结构整齐,线索分明。选取摇篮、棒棒糖、台灯、电话线四个独特的意象赞美母爱。全诗以小见大,比喻贴切,感情真挚。第四单元13皇帝的新装【导学目标】1.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2.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3.体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环节二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环节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环节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地讲述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给大家听呢?(待学生讲完后)精彩动人的故事总是令人难忘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倾听19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自学互研生成新知1.生难字词。(1)字音滑稽(jī)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