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是非善恶1、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2、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能力】1、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从中分辨出是非善恶2、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初步全面、客观评价人和事物。【知识】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陶冶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欣赏一首歌曲《苦乐年华》,听听在这首歌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赏析歌曲《苦乐年华》并投影出歌词。在这段歌词中,它把生活比作为一团麻、一根线、一条路、一杯酒,其中饱含着酸甜苦辣。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生活既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假、恶、丑。用一句话概括:“生活中有是非善恶”【导引】既然生活中既充满着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那么,我们应怎样来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社会透视】分析屏幕上显示的现实生活中的四个真实事例,分辨出哪些属于真、善、美?哪些属于假、恶、丑?①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分别体现了助人为乐和拾金不昧的美德)②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纵火少年和出卖亲生女儿的青年夫妇的行为则构成了犯罪)【分组讨论】上述四个事例只是社会生活的个别现象,其实,是非善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角落。屏幕上显示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屏幕上的社会现象,说一说哪些属于真、善、美?哪些属于假、恶、丑?从这些社会现象中,我们能否发现真善美现象的共同特点和假恶丑的本质呢?【关注生活走进生活】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了解到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假、恶、丑,只要我们关注周围的生活,走进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比如,治病救人的医生,他们为了病人,不辞辛苦。还有克己奉公的党的好干部郑培民,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在他们身上都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让我们放眼社会,列举存在你生活周围的是非善恶想象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能够分辨出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知道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那么,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二个任务。——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感悟真善美】1.李泓霖是深圳市福田区的一位小学副校长,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捐款救助失学儿童。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充分体现了他奉献社会的快乐。谈一谈:从李鸿霖的先进事迹中我们有什么收获?2.济南交警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热情服务,被群众称赞为:“老人的儿女,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外地人的向导,行路人的朋友。”济南交警的良好形象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济南交警的热潮,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谈一谈:济南交警的光辉形象给我们带来什么感想?【交流讨论】结合上面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谈谈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教师讲述:(对个人积极影响):净化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能推动社会进步。【交流体会】其实在我们身边,先进个人和集体的事迹还很多,比如: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全国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