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点难点: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二、字词积累。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三、走近作者。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冰心生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四、感知阁。⒈把握文章大意。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⒉理清结构层次。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五、品读轩。⒈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⒉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明确: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六、探究乐园。⒈“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明确: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题旨,结尾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七、课堂回眸。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这种对母亲爱恋的情感,在冰心的另一首《母亲》诗中,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