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挑战新教材今年10月份,我们学校改用人教版的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新教材。讲到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一框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师:引导学生翻开书看24页的两幅照片,左边的名为“万类霜天竞自由”,右边的名为“干涸的世界”,通过对比让学生得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学生仔细看书看图片。学生随后提问:“老师,左边的这幅图片有问题!”学生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这幅图上。(1、2说明了大象不生活在海边,而是生活在丛林和草原上。)3.豹子与斑马的故事:在非洲的一个草原上,每天早晨,斑马一睁开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快,否则,我就会被豹子吃掉。而在同一时刻,豹子在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中的是:斑马=早餐……4.一个旅游者的经历:我们来到非洲渴望见到长颈鹿,它们是非洲草原的象征。在非洲我们见到了长颈鹿,但傲慢的长颈鹿总离我们远远的……不久,我们看见一个猎豹家庭正在美餐的场面,三只小豹子和一只大豹子正在吃一头血淋淋的长颈鹿……(3、4说明了斑马、长颈鹿和豹子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5.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的身体通常有2-2.4米,成年海龟通常身体有1米。我们带着学生请教了有关生物专家和生物老师,共同探讨了这幅图片,他们认为:1、整幅图片是草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合成图,它不是生物的生态图,这些动物并不生活在一个地方,这只表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正好反映本课题的主题——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他们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关于海豚和海龟的问题,他们说有非常大的海龟,也有刚出生的海豚比较小,由于图片的视觉感觉、远近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和合理的。3.大象一般只生活在丛林中和草原上,图片在合成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符合大象的生活习性。4.图片上的长颈鹿、斑马和非洲猎豹和睦共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猎豹一般是隐藏在草丛中,窥视猎物,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纵身越出,扑向猎物。作为食草动物的斑马、长颈鹿一旦发现豹子会立即狂奔逃生。我们把专家意见反馈给学生,学生非常高兴,他们的认真与仔细、他们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们进一步提出了建议:1.采取组图的形式,分别反映动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2.修改这幅图片,把不合理的地方改正过来。3.采用单一的生态系统来体现生物的多样性。(作者:舒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