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教学案【课程标准】二3.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一、教与学目标1、说出知道智力成果的具体表现及法律保护公民智力成果的法律依据。2、知道法律平等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3、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掌握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的基本要求。二、教与学重点: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掌握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的基本要求三、教与学难点:法律平等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材料一: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会徽(设计者:高鸣)材料二:孙伯镇中心小学李方舟同学设计的“简单捕蝇器”荣获2011年第26届泰安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师:“会徽”和“简单捕蝇器”属于一个人的什么权利?(生答)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是人类脑力劳动的结晶,实际上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为“无形财产”(提示:联系上一项目内容,把握在第九课的地位)。(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1、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说出本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标划。2、阅读速度较快的同学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部分。(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学习任务一:我们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教师:“大运会会徽”和“简单捕蝇器”分别属于智力成果权的哪一种表现?除此以外智力成果还有哪些表现?(生答)教师: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国家通过立法保障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法律保障智力成果权,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个案例:案例再现:2011年5月11日据新华社电:历时一年多的盛大文学诉百度侵权案昨天宣判。上海市卢湾区法院一审判决,百度公司存在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行为,赔偿盛大文学经济损失50万元。(背景:大文学宣布,已向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递交诉讼状,正式起诉百度。盛大文学就《斗破苍穹》2010年3月《凡人修仙传》《近身保镖》《卡徒》《天王》5部小说被侵权的现状提出诉讼请求,索赔金额达百万元。)学生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后选代表谈看法:不尊重原创者的脑力劳动,不利于社会进步;导致恶性竞争,侵犯原创者的财产权;缺乏法律约束的网络侵权更具危害性……(设计意图:过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同时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教师:通过上述案例的判决可以看出,在我国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除了课本中提高的宪法依据外,还有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的智力成果权?(展示或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多媒体出示:左图:2011年4月25日沈阳127中同学正在操作机器车右图:2011年6月17日佛山市同济小学三2班的冯嘉健与他设计的“护理机器人”学生活动设计: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智力成果所有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提示:未成年人,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教师:法律平等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也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小组讨论或网络查询:网络下载,临摹名家书画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吗?总结归纳:不属于侵权行为。《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临摹名家书画属于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