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第二课时少年在行动一、课堂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目标:培养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提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规范和方法。了解青少年在保护环境方面肩负的责任。【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当全人类都在为保护地球母亲做出努力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环节一:“要经济还是要环保”辩论会1.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为经济组,一组为环保组。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的关于林一家的阅读资料。3.两组学生分别就自己的论点准备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就“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展开辩论。4.教师总结,进一步阐述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树立清晰的环保意识。环节二:我思故我改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2页《全民环保行为规范》,反思自己的行为。2.在反思的基础上填写教科书中的自我反思表格,看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3.学生把自己填写好的表格交给老师(可以不记名)。4.教师粗略统计学生做的情况,尤其要看没有做到的学生比较多的项目。5.学生就同学们没有做到的项目展开讨论,对于这些项目,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改正改进的行为。6.学生根据本班、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自己的环保规范。环节三:我能做什么1.课前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开展环境调查。4个组分别调查不同的地点,第一组为校园环境组、第二组为社区环境组、第三组为家庭环境、第四组为社会环境组。2.请各小组依据教科书的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校园环境组就本校校园环境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就创建绿色校园提出建议;第二组就社区环境(或农村村落环境)展开调查,并就建设绿色社区向社区居民(或村民)及同学提出建议;第三组就家庭环境问题展开调查,向母亲及其他家人提出建议;第四组就校园周围的绿化、河流污染、本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气候空气变化等展开环境调查,就建设环保社会向全体市民提出建议。(如有条件,尽可能留下音像资料)3.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调查过程和讨论结果。环节四:我的创意最出色1.学生课前每人设计一张绿色奥运的宣传画,并用文字说明设计的创意。2.在全班展示每位学生的创意,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课堂练习(略)小结通过这几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作为祖国的小主人公,我们身上的责任十分重大。唯有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有环保行为,我们才能够使我们的天变蓝,水变清,山变美。让我们永远记住,环境保护,不是口号,而是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