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中学全员育人施行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注重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开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治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注重教育内涵开展,鼓舞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知名师、育英才。”素养教育的核心在育人。为深化施行素养教育,提升办学质量,贯彻落实枣教发[2010]48号、薛教发〔2011〕7号文件要求,在全校施行“治理育人、教学育人、效劳育人、环境育人、社区家校共建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五育三全”育人,实行育人导师制,筑起学生开展共同体,办“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化落实《山东省一般中小学治理根本标准》的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把施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学生开展共同体有机结合,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育人爱为源,创新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开展奠基。促进全体老师专业开展,提高育人治理效能,构成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培育“厚积薄发、励志有为的现代中学生”。二、工作目的总的目的是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施行“五育三全”育人,构成全员育人新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开展。详细要求是①创新以学习小组为根本单位的德育养成治理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为学生终身开展奠定根底。②建构与新课程相习惯的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学业指导形式,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不断提高。③建立学校、导师、学生、家长等多位一体的合力育人制度,促进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④建立老师成长与师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实现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的全面转变,实现学校新开展。三、施行要求1、实行“五育三全”责任制学校成立全员岗位育人领导小组,并把“五育三全”责任到人、到科室。通过“治理育人、教学育人、效劳育人、环境育人、社区家校共建育人”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岗位育人责任制:(1)治理育人治理育人由政教处组织施行,其主体是学校领导班子和班主任。学校领导干部是引领学校开展的政策制定者,是全员育人的主要组织者和首要责任人,要变治理为效劳,改变治理重智轻德的现象。要开拓个人育人渠道,定点联络级部、班级,理解学校育人落实情况;多点联络学生,加强育人实践,获得育人体验;定期联络家长,加强沟通与交流。①进一步更新治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精细高效、面向全体、全面质量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效劳学生开展、老师开展和学校开展定位本人的工作目的;②进一步创新机制建立,努力推进科学治理的各项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科学治理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督导监视机制,科学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工作,科学评价学生的开展;③进一步转变治理方式,以标准办学行为为根底,全面推行精细化治理,层层落实治理责任,加强过程督查,彰显治理特色,提高治理效能。班主任要发挥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治理核心作用,营建良好的班级育人气氛;加强与课任老师、家长的联络,构成育人合力;关怀学生的生活、学习,指导学生开展好各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开展。治理育人共分两个方面:一是岗位治理育人。如:政教处和团委:要依照《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公民道德建立施行纲要》和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为依照,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各类规章制度,对学生进展系统地德育大纲所规定的八个方面的教育。抓好治理育人工作。安管办:加强平安教育,上好平安教育课,举行平安教育讲座等,让学生理解常发的平安事故和预防躲避方法及其自救自护技能。不断排查平安隐患,并及时消除。教诲处和教科室:指导监视老师设计落实三维教学目的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抓好教学育人工作特别是导师制的工作。总务处:教育学生保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和蔬菜。教育学生自觉恪守就餐秩序,打饭打水自觉排队。加强后勤队伍建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