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第1章一、基础知识填空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可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必须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指,即。2.体液包括细胞外液(主要有)和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是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如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胞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方面。人体血浆中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维持(临床上以NaCl用作生理盐水);血浆pH为。人体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中含有的等离子有关。4.若人体长期供应不足或因肾小球肾炎引起蛋白尿、过敏反应中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循环受阻等,可能导致血浆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液,出现组织水肿现象。5.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内环境稳态是的结果,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是一种。6.多细胞动物(包括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过程(补充完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循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膜内环境外界环境注:补充完整左图.(1)透出毛细胞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消化系统营养物质呼吸系统02、C02、水气泌尿系统、皮肤水、尿素、尿酸、无机盐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二、典型例题分析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话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2.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A.①血浆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三、课后习题训练1.医院里医生给病人输液的生理溶液有两种,0.9%的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如果把红细胞分别置于这两种溶液中,你预测将会A.前者正常,后者皱缩B.前者皱缩,后者正常C.均正常D.均皱缩2.血浆中的水分来自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血浆蛋白、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尿素5.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6.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④—②——③—①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液毛细血管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7.(多选)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指的是A液、B液、C液B.B液能流回到1转变为A液,A液中的部分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C液C.当人进食1小时后,A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D.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A液可能会减少8.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1)若A、B、C分别代表与人体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系统,则它们依次为_______________系统。(2)虚线方框内的3种液体称为。用“→”表示这3种液体间的关系是。(3)由图可见,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才能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它们只有依靠的分工合作,才能使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9.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