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第二课时)VIP免费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第二课时)_第1页
1/9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第二课时)_第2页
2/9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第二课时)_第3页
3/9
第二框财政收入和支出●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我国财政支出和收入的范围。能力方面:通过对预算及其执行过程所出现的财政收支大体平衡而不可能收支绝对相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内容理论上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并不十分了解,根据这种情况,可借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觉悟方面:通过财政方面知识的教学,增进学生对我国财政方面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教学难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例证法、归纳法、演绎法、计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设疑导思、自学讲解相结合,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距离其生活较远的国家财政方面的知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新闻录像)第一则:2003年春季,一场“非典”肆虐中国,5月6日,中央财政再次预拨“非典”防止专项经费9000万元,对山西、内蒙古、河北等9个中西部省(自治区)给予援助。第二则:经过试点,我国投资达962亿元,涉及17个省区市的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工程实施的目标,一是到2010年预期新增森林面积1.3亿亩;二是实现森工企业的战略性转移。第三则: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所建工程中综合效益最为巨大的工程。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历时15年,动态所需投资为2039亿元人民币。(屏幕专门打出这三个投资金额)[师]这一大笔一大笔的钱从何而来?[生]肯定主要靠国家的投资。[师]在现实生活中,国家这样的投资很多。一般像规模宏大的水库、电站、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另外,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医院主要靠国家拨款来维持和发展;城镇居民享受着国家支付的物价补贴、交通补贴;农民从农副产品提价中得到好处;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受严重水灾的地区和居民得到政府的救济,2003年春抗击“非典”也需国家的补贴。如此等等,都是属于国家的财政问题,这是财政支出。为了维持国家每年的庞大开支,政府要依法向企业、单位和公民征税,国有企业还要向国家上缴利润,国家还可以发行公债取得收入,就是办理户口登记、结婚登记、出国护照等也要交纳费用,归入国库。这也是财政问题,属于财政收入。[新课教学]从上述现象来看,财政是什么呢?其实也不神秘,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这就是财政的——1.基本含义: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板书)1(从财政的含义中帮助学生认清财政的本质和特点。注意把握三点)(1)从财政的基本含义看,财政的主体是国家。所以,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它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不是从来就有,那么财政也不是从来就有),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国家是历史范畴,那么财政就有历史性的特点。(2)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就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又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那么怎么办呢?只有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从国民收入中分得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所以,财政具有强制性的特点。(3)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分得的一部分产品,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又进行的一次集中性分配。可见,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另外,国家是财政的主体,还意味着以下几层意思:第一,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前提,凡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都不属于财政。如:学校获得的学费收入、企业用于购买设备、聘请人才的支出等。第二,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取得、支出的安排,其规模的大小和使用方向等,都决定于国家的意志。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由于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而国家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这就决定了它具有社会职能,因而财政分配具有社会性和集中性。(补充这三层意思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财政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第二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