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1/16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所引句子翻译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9?6)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22)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12?11)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1?3)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6?23)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5?24)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12?24)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最新资料推荐------------------------------------------------------3/16(《论语?公冶长》5?26)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16?12)翻译: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2?1)翻译: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教的事,就不要去看,也不要去听,也不要去说,也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愿意按照先生的话去做。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7?30)翻译: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地到了。12.子贡曰:---------------------------------------------------------------最新资料推荐------------------------------------------------------5/16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6?30)翻译: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许多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对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作为仁人,自己要立身,从而使他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也使别人通达。凡事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