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33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一.教材依据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章节: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二.设计思想本节是本章的第二节,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植物通过根吸水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节的内容。1、本节的重点是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学习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的基础,在这里要使学生知道对于生物体,功能是与结构相适应的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2、本课的难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因为它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要让学生理解水分是通过管状的结构导管运输是比较抽象的,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观察被染色的植物茎的横切和纵切,让学生理解水分是通过管状的结构运输的。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根毛的操作,学会生物实验中观察的一般方法。2、通过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探究,学会生物实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用放大镜对根毛的观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要使学生认识到幼根对水分的吸收要靠成千上万条根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在人类大家庭中,许多时候要靠许多人的齐心协力,进而形成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四.教学重点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五.教学难点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六.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法,归纳法,观察法。七.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放大镜、刀片等3、用种子培养的幼根4、培养的带叶枝条(二)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放一段有树有水的视频资料和一张土地干裂的图片这是两种不同的景象,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请一位同学起来说说看。师:那么,植物是如何吸收十分?水分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上的内容。让学生谈体会:水对植物非常重要,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对植物的生存非常重要。问题一,水是由植物体内的什么部位进入到植物体的呢?(教师播放水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的动画)师:植物体的根具有吸水的能力,对于生物体来说功能是与结构相适应的,那么根的哪些结构适于吸水呢?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大家看一下桌子上的培养皿,里面有用绿豆和麻豆培养的幼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先用肉眼观察幼苗的根部,能不能找到生在幼苗根部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根毛着生于根部的成熟区,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段幼根。大家看看能数出有多少根根毛么?数不清,大量根毛师:请同学们计算一组数据:科学家对一株黑麦上根毛进行统计,共有根毛数n=15000000000每条根毛平均长度l=0.001米每条根毛的表面积s=0.0000000314平方米计算根毛总长度和根毛的表面积。比较:北京到巴黎1万千米,一个操场面积大约是260平方米。问题:大家发现根毛的总长度这么长,根毛的表面积这么大,与根毛吸水有什么关系?展示一张图片:植物滴水观音这种植物当土壤含水量大时,便会叶尖端或学生通过观看flash动画后回答学生观察学生回答数不清,大量根毛学生计算学生比较讨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有什么意义?叶边缘向下滴水,因此许多地方称之为滴水观音。我们已经知道了根能够吸收水分,那叶片滴的水从哪来呢?导入第二个问题。二、水分的运输途径大家比较一下面前的两枝花,它们在颜色上有什么区别?问题:如何得到红色的花?播放录象问题:红色的水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花上的呢?这说明在植物体内水分是由一种什么形状的结构往上运输的呢?师:我们把这种运输水分的管状结构叫做导管,它存在于植物体茎中的木质部,除茎以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投影:植物幼茎的切面示意图讲解:红色部分就是导管,看上去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导管从根尖的成熟区开始,然后经过根、茎、叶脉,最后到达叶片内的叶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