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的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以上要求在本节教学内容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对本课时的具体要求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本节内容是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材首先阐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给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再次描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最后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及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教材内容层层递进,条理性、逻辑性强。本课时图表较多,共有8幅图表。本课时内容比较综合,与前面区域地理内容尤其是必修2联系较强。本节内容是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对高二文科学生来说,通过必修2的学习,对工业、城市的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指标、工业的区位因素等。通过对必修3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初步学会对地理事物位置的判断及描述等。另外佛山一中学生学习能力素养较高。因此本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强了纵向深挖与横向联系为了重视主体发展、尊重个性,课堂上多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学的重点内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则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多处引用了学生所在城市佛山的事例。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会描述珠三角的范围、位置。2.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区位条件、工业区位因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3.比较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两个阶段,了解产业升级的概念。4.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学会描述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了解中国4种典型的城市化模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树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念。2.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就是生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比较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模块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展示】谷歌地球【提问】同学们我们现在在哪里?【回答】佛山一中【展示】谷歌地球展示佛山一中景观【提问】佛山一中位于哪个经济区域?【回答】珠江三角洲【展示】谷歌地球展示中国南方地区城市分布【提问】在谷歌地球上看,我们珠三角有什么特点【回答】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导入】今天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学习区看谷歌地球,思考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域经济发展之工业化与城市化一、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珠三角的范围位置【转承】首先我们要明确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珠三角的范围、位置【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0,获取答案【总结】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展示图片】珠三角范围、位置图【总结】范围:①小珠三角:9个地级市;②大珠三角:9个地级市与香港、澳门位置: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113°E附近;海陆位置:广东省中南部,临南海;相对位置: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讲解】地理事物位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