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四)教学目标:1、巩固方程解法,经历求解过程,能体会到解法应根据具体方程本身特点而定。2、体会化归思想——把复杂变简单,将未知变已知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点:去分母的过程;解方程的一般步骤难点:利用“去分母”将方程作变形处理教学过程环节备课人设计集体讨论意见教学活动设计一、情境创设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有一位朋友问他:“请告诉我,有多少名学生在你的学校里听你讲课?”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我的学生,现在有在学习数学,在学习音乐,沉默无言,此外还有三位妇女”算一算:毕达哥斯的学生有多少名?二、探索活动根据等量关系: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3=学生总数,列出方程,即设毕达哥斯的学生有x名,由题意,得x+x+x+3=x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加以比较。(1)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2)先合并同类项后移项;(3)两边同时乘以28,56,84……,等等,学生比较上述方法,判断选择。引入课题——去分母三、例题教学例1:解方程解:两边同乘以6,得3(x+1)=8x+6去括号,得3x+3=8x+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3系数化为1,得x=-例2:解方程(2x-5)=(x-3)-解:去分母,得4(2x-5)=3(x-3)-1去括号,得8x-20=3x-9-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为1,得x=2课堂检测四、课堂练习1、议一议如何解方程?2、练一练(1)解下列方程①②③④(2)当x取何值时,比小2?五、拓展延伸1、填空题(1)当m=_______时,代数式的值是5。(2)已知x=-4,y=4,且2y2-3px=0,则p=______2、解答题代数式的值与1互为相反数,试求y的值。小结1、去分母要注意什么(1)去分母时,不能漏乘,即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以公分母,特别不能漏乘(2)去分母时,要把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即在分子上加括号。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作业六、课堂检测1、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A、x-2(x+2)=4-3(x-1)B、6x-2x+2=24-3x-1C、6x-2(x+2)=24-3(x-1)D、6x-(x+2)=4-(x-1)2、解下列方程(1)(2)(3)(4)(5)(6)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