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回顾与思考》教案(2)新人教版一、学生起点分析: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学生在这一章中学习了幂的运算、整式的乘除法等知识,还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整式乘法公式进行运算,综合运用整式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2.知识目标:在解决综合题目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3.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按知识点分类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知识梳理、热身锻炼、综合提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知识梳理活动内容:回顾本章知识结构图.活动目的:通过回顾知识框架图,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活动注意事项:在教学时,重点对两个乘法公式进行复习:公式的结构形式、几何背景、两个公式的联系与区别等,为下面的运用练习奠定基础.第二环节:热身锻炼活动内容:1.巧用公式计算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的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2、互帮互助3、灵活运用活动目的:两个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还是将来八年级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因此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公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活动注意事项:活动1需要灵活运用公式进行的数字运算和符号运算,教学时让学生体会乘法公式的灵活性.活动2的计算题比上一节复习课中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这样能调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进一步熟练公式的内在联系能够简便、高效和准确地解决问题.活动3考察学生对公式变形的应用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时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路,同时注意针对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适当点拨.教学中,不要简单的要求学生记忆各种运算法则,更要关注学生对法则的探索过程,同时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让学生尝试说出每一步运算的道理,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有条22222(32)(32)(94)xyxyxyxy)21()2yx()2yx((4)22(3))232)(223()1(nmnm2)12()2(ba22222(32)(32)(94)xyxyxyxy)21()2yx()2yx((4)22(3))232)(223()1(nmnm2)12()2(ba1、运用乘法公式计算:2222220001119991-1411311211的值.a1a求,1a1a:己知2、221、运用乘法公式计算:2222220001119991-1411311211的值.a1a求,1a1a:己知2、2220072008)41()4()3(20042003)2()2()4(1)399(401)1(201220102011)2(220072008)41()4()3(20042003)2()2()4(1)399(401)1(201220102011)2(2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环节:综合提升活动内容:1.思维拓广:用四个全等的矩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若用x,y表示矩形的长和宽(x>y),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x+y=12B.x-y=2C.xy=35D.x+y=1442、层层递进:观察下列等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_________,………(1)猜想规律(x-1)(xn+xn-1+…+x2+x+1)=_________,(2)有以上情形,你能求出下面式子的结果吗?(x20-1)÷(x-1)=_________,(3)已知x3+x2+x+1=0,求x2012的值.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第1个活动的图形比较熟悉,能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加深学生对多项式乘法的理解.第2个活动是通过一个找规律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