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中医基础理论》B教学大纲前言《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阴阳五行学说,掌握和了解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主要病理表现,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2、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教学内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中医药的起源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其基本内容。2、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教学内容】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1、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自学)第二章藏象【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五脏、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3、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了解五脏与体窍志液的关系。5、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6、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藏象学说概论。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3、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及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4、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5、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及肝与体窍志液的关系。6、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7、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8、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目的要求】1、掌握气、血、津、液基本概念及了解五者联系2、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生理功能及其分类。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5、了解精、神的基本概念6、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分类(自学)。2、气的生成、气的运动与运动形式、气的生理功能及气的分类。3、血的基本概念、血的生成、血的运行及功能。4、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代谢及津液的功能。5、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气与神的关系。第四章经络【目的要求】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学说的形成、经络系统的组成。2、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和表里关系。3、了解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分布以及功能。【教学内容】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2、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及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3、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主要功能、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4、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第五章体质【目的要求】1、掌握体质的概念以及了解体质学说运用。2、掌握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分类方法。第4页共6页第3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页【教学内容】1、体质学说概述、形成及发展、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及影响体质的因素。2、体质的分类方法、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3、体质学说的应用。本章为自学内容。第六章病因【目的要求】1、掌握六淫、疠气、七情的概念、致病特点。2、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概念。3、了解其他病因。【教学内容】1、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及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2、疠气的概念、疠气的形成。3、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