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页《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网络课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又有一定的联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能力目标:⑴在此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的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尝试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的能力。⑵借助多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合作的学习。3、道德情感目标:⑴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⑵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实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促进科学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目标成因]:依据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第2页共3页第1页共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页二、说教法1、采用的教法:网络条件下问题合作解决教学法。该教法的一般程序:⑴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提出探索问题。⑵多媒体网络提供学习材料,学生个人自主学习。⑶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合作学习。⑷学习效果评价。2、采用该教法的依据:该教法的选择始终体现构建以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教学思念。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在教学中应注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主体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之目的。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条件的支撑,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实施主体性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1、教学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的角色。2、学生地位的转变,使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3、媒体作用的转变,使教学媒体从教师手中转化到学生手中,使媒体由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4、教学过程的转变,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逻辑综合、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变化为意义建构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学生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三、说学法在本课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自学课本和网上运行的Web课件提供的资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小组讨论协商、综合分析、归纳对比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可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让各小组成员进行协作性学习,分组竞答,创造一个活跃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