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知识网络】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二、命题落点:1.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例1。2.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例2。用心爱心专心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精神贡献,例3。【典例精析】例1.(2003·全国,15)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这句话说明()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D.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解析:B雷锋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即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B符合题意。例2.(2002·天津,35)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户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2002年3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①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质的飞跃③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④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实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C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对题肢进行筛选,先排除错误选项,再排除观点虽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③中指出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言过其实,是错误的。①是从现实角度说明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确的。“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②符合题意。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故④入选。例3.(2004·天津,35)全国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患病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探望。92岁的白芳礼老人14年中用蹬三轮车挣来的近20万元资助了数百名学生。老人资助过的博士生又在资助着本校的在校生,被资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把爱心传下去。在津门形成的这种助人者、受助者、间接受助者之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表明A.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财富B.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财富C.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D.精神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解析:D人对社会的贡献归根结底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种形式。材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上的相互影响,而没有突出精神财富怎样转化为物质财富。【常见误区】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应该是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统一。因为社会主义集体利益是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根本保证,离开了集体的个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离开了集体和国家利益,任何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得到实际保障。【基础演练】1.(2006·全国1,31)据报道,著名歌手丛飞,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累计捐款物达用心爱心专心300万多元,而自己生病却拿不出足够的住院费。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角膜,奉献出最后的爱心。丛飞的事迹之所以感动国人,是因为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②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肯定了自我④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否定了自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005·冀、豫等,30)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3.(2005·冀、豫等,31)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②人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