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三课诚实守信勇于改过【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勇于知错即改的涵义,懂得诚实守信,勇于改过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情感上体验诚实守信品质的可贵,培养学生具有知错即改的勇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劳动中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勇于改过的良好行为习惯。【情感、行为要求】通过教学,我们应懂得诚实守信,勇于认错、乐于改过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诚实待人和勇于改过、知错就改的自觉性。通过教学,在懂得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对待错误的应有态度的基础上,我们应自学地把这些要求落实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之中,遵循《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逐步做到诚实谦虚,惜时守信,有错就改。【本课结构】本课看起来并不直接讨论人际交往关系问题,但实质上是在讨论任何人际社会交往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为人处事要诚实守信。要勇于知错即改。本课分三框:第一框:忠诚老实第二框:恪守信约第三框:勇于认错,知错即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与认识诚实守信对于个人成长、学业、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也在于如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此外,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勇于认错,知错即改,并引以为式,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框忠诚老实本框首先解释忠诚老实的涵义;接着分析了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忠诚老实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后分析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忠诚老实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新闻评论国防教育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同学们很小就听过的一则古老的故事,《狼来了》,学生讲,告诉我们要讲诚实,不要撒谎!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情形吗?让学生自己一一例举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诚实守信的事例,(不必说自己,只要说清在我们同学有哪些这方面的现象即可)1、某次某科考试,同学参加考试,没有他的成绩,卷面上有具体的成绩,但成绩栏上没有他的成绩,为什么?老师忘记登记?不是2、老师问一学生:你的作业本为什么不上交?用心爱心专心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3、张三与李四约好,星期日中午12:30校门口等,一起去买东西,结果张三同学从12:20一直等到50分不见李四的出现,第二天,一问,说看电视,就不来了?4、班上同学今天做错事,向老师认错,明天又做错事,又认错,保证,过二天又重犯错,又认错,保证,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再叫学生例举社会上不诚实守信的事例。然后提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贯彻《中学生守则》中“谦虚诚实,有错就改”的要求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中“考试不作弊”与“惜时守信”等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我们一框一框地学下去,一一解决。导出第一框。三、讲授新课(一)、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伪,言行一致,言必有信。问学生:大家认为我们班有忠诚老实的人吗?有,为什么你认为他是忠诚老实,没有,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忠诚老实的呢?由此来引出诚实的概念。诚实重要吗?从哪里体现出来,生答。(二)、重要性:忠诚老实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和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理解忠诚老实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1、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将忠诚老实作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人一直将忠诚老实看得很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有这种典型,为人们所称道,比如说: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孔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意思是说,诚实、真实是自然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应遵循的规律,人生应该遵循与体现这个规律。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告诉他:言语要忠诚老实,讲信约;做事要忠厚、谨慎。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为人忠诚老实。言出必信,经商童叟无欺,讲究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