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学科初三数学课题垂径定理备课人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垂径定理并运用其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2、掌握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等、角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3、结合图形,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重难点垂径定理及应用。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等、角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课时第2课时习题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回顾1、描述垂径定理及其符号表示。2、练习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B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D经过圆心的任意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⑵如图⑴,AB是圆的直径,CD⊥AB,垂足为M,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CM=DMBAC=ADCAD=2BDD∠BCD=∠BDC(3)(1)(2)⑶在⊙O中弦AB长为8㎝,圆心到弦的距离为3㎝,则⊙O的直径长为㎝。二、例题1、如图⑵,⊙O的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M,只要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得到M是CD的中点。2、如图⑶,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交AB、AC于M、N,求证:AM=AN3、如图,在⊙O中,AB、CD为两条弦,且AB∥CD,直径MN经过AB中点E,交CD于F,试问:⑴点F是CD的中点吗?⑵AC=BD吗?4、如图,AB、CD为⊙O的两条弦,且AB=CD,M、N分别为AB、CD中点,求证:∠AMN=∠CNM个性空间ACDB(MOABCMDoACBDOEMNMNCFDAOBABCDONME5、A、B、C是⊙O上三点,AB⊥BC,O到AB、BC的距离分别是3㎝、1㎝,求⊙O的直径长。四、总结提高垂径定理是证明线段等、角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图中经常作辅助线:半径、弦的垂线。六、作业布置:轻松作业本93页,94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CO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