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24页渗透作用1.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答案】C【解析】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2.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试卷第2页,总24页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于甲组细胞用完全营养液处理,乙组细胞用清水处理,所以此时乙组细胞液浓度小于甲组,则用蔗糖溶液处理后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低。故选C。3.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细胞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细胞中,甲的浓度最高,渗透压最大,乙、丙细胞中的水分进入甲细胞中,乙、丙细胞之间,乙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丙,水分从丙细胞进入乙。D正确。试卷第3页,总24页故选D。4.下图装置的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二糖不能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加入蔗糖与麦芽糖的溶液至管内外液面保持相平,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C.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D.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管内液面比外面高【答案】C【解析】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A正确;由于蔗糖与麦芽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因而开始时漏斗液面上升,加入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溶液浓度增大,导致继续吸水,液面继续上升,但由于单糖分子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使外界溶液浓度增大,半透膜两侧浓度差减小,从而使液面下降,B正确;蔗糖酶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玻璃槽中不能测出蔗糖酶,C错误;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漏斗内的蔗糖酶及麦芽糖不能透过半透膜,维持一定的浓度差,管内液面比外面高,D正确。试卷第4页,总24页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B.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取材→滴加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制片→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D.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答案】C【解析】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因为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溶液浓度,进入漏斗内的水比渗出的多,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进出漏斗的水相等,但由于压强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