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内容主要包含“一次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两个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则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趋势由此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至今犹存: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由关贸总协定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更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这一体系是在美国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意志。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在上学期的政治课《经济与生活》模块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货币的产生、职能、国际货币汇兑等与本课有关的经济学概念;在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中,他们也初步接触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本课中涉及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内容对他们而言属于新知识。这些知识专业性较强,在教学中应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本课上出“历史味儿”,不要上成“经济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础性目标)(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3)利用相关史料,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认识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发展性目标)用图表分析、问题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性目标)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技术使用:视频、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使用环节:导入视频:经济大危机时的混乱无序;表格分析:各国在二战后面临的经济环境及其任务;图片及文字材料:多处使用;视频升华:习主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的演讲。预期效果: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但这次大危机和二战使这一体系遭受重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重新确立的?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用视频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大危机时的混乱无序,为背景做好铺垫。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视频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体验出示表格分组体验电子表格讲授谈话式讲解边听边思考回答图片探究指导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出示要求展示指导展示讨论结果展示讨论结果培训点评小结小结本课内容与老师一起总结动画训练出示练习题练习检测习题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教学调整: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概括学情进行增删,学生在预习中感到比较容易的地方简化处理,学生感到不理解或难理解的地方,增加材料,详细讲解。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分组学习,优差搭配。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对重难点,出示辅助理解的阅读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展示探究结果,学生进行点评。方式创新:提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