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并认识其实质。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易混点)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重点)3.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及实质。(难点)[知识梳理]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迅速发展(1)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2)政策: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结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改革调整(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2)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结果: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发展过程出现罗斯福新政发展二战后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缩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5.评价(1)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二战后,美国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出现: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释疑解惑][易错易混](1)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的联合或融合。(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3)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概念阐释]经济“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易错易混]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公有制”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思考探究:代恒猛在《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中指出:“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这说明“福利国家”的弊端是什么?提示: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轻巧识记](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探究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①国有化的时机……史料二计划能补偿②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③优点。——戴高乐思考:据史料一、二,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信息解读]①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②指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③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企业的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尝试解答]形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