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2、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教学难点: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工具:多媒体(整个过程)教学程序:一、情境创设: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如果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0C,最低气温是-30C,那么日温差是[5-(-3)]0C1、提问:能运算吗?2、用多媒体给出温度计对照模型让学生感受日温差是80C3、用多媒体给出小丽、小明两人的想法,让学生思考?小丽:从上向下看。5+3=8小明:从下向上看。因为(-3)+8=5所以5-(-3)=8二、探索活动:11、议一议、议一议::比较小明、小丽的算法比较小明、小丽的算法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5—(—3)=5+3的变化得:—(减)→+(加)—3→3(—3的相反数)让学生用语言叙述现象:减去-3,等于加上+3再上升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2、观察与想一想:、观察与想一想:((此处是我自己加的此处是我自己加的,,书中没有这部分书中没有这部分))((利用数轴建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1、利用多媒体动画给出小明、小丽在数轴从5走到8的过程。2、让学生观察小明、小丽的走法。得出:小明沿数轴反方向退3小丽沿数轴正方向进33、谈规定:沿数轴正方向走为加、进为正。⑴让学生按规定得:沿数轴负方向走为减、退为负。⑵让学生理解小明的走法为:5-(-3)=8⑶让学生理解小丽的走法为:5+(+3)=833、试一试:、试一试:填空(填空(再次验证减变加的规律再次验证减变加的规律))1、出示题目(-3)-5=?、3-(-3)=?、3-5=?、(-3)-(-5)=?(用多媒体分步出示题目、数轴模型,同桌学生讨论。)提问:如何在数轴上解释上面的式子用在沿数轴反方向的走法引导学生得运算结果2、出示题目(-3)+(-5)=?、3+(+3)=?、3+(-5)=?、(-3)+(+5)=?(用多媒体出示题目)提问:⑴有理数加法法则⑵让学生说出题目的结果3、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关系:(-3)-5=(-3)+(-5)3-(-3)=3+(+3)3-5=3+(-5)(-3)-(-5)=(-3)+(+5)再次验证:“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成立44、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1、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下结论: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让学生突出它的内含,帮助学生记忆。注意:两处的变化(1)减变加。(2)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三、应用教学:1、练一练练一练【书中例3】(巩固法则)1、0-(-22)2、8.5-(-1.5)3、(+4)-164、(-21)-(-12)(用多媒体出示、同桌学生交流。)先提问学生,后出示结果,让学生注意解题格式。22、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前后两张桌子4人为一小组、平时已安排好了的。)((出示题目后出示题目后各各小组活动、教师巡查,3分钟后小组代表回答)⑴填空:1、-7-5=2、8–20=3、-7-(-5)=4、0-5=⑵填空:1、6-(-6)=2、6-6=3、(-6)-6=4、(-6)-(-6)=提问:一个小组回答一组题目,每组题目提问两个小组代表,最后用多媒体出示结果让学生对照。33、思考:、思考:(加减综合运用)计算1、7-(-4)+(-5)2、(-21)-12+33+12-671、多媒体出示题目后让同桌学生交流解题方法。2、提问:解题方法。3、出示解题结果让学生对照。要求学生认识到: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可以统一成加法。44、分析:、分析:【书中例书中例44】根据天气预报图,计算下图中各城市的日温差。根据天气预报图,计算下图中各城市的日温差。1、出示题目:学生小组讨论、思考。2、提问:⑴图中你能看到有几个城市?⑵怎样求日温差?⑶各个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3、采用表格利用多媒体逐步出示解题结果。55、探索:、探索:输入输入-1-1,按图所示的程序运算,并写出输出的结果,按图所示的程序运算,并写出输出的结果。。11、出示题目:学生小组交流题目的含义、出示题目:学生小组交流题目的含义。。22、提问:⑴题目的含义、提问:⑴题目的含义⑵⑵11、、如何解题如何解题33、通过、通过多媒体多媒体让学生看解题过程。让学生看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