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岳麓版教材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本单元主要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课以美国为代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和持续多年的大萧条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最严重的灾难。美国摒弃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因此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在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三本必修共25个学习专题中,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即一个专题设计很多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唯有必修II“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以一个大事件为核心,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罗斯福新政是一道分水岭,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逐渐退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始被资本主义国家愈来愈多的使用。从根本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主张的转变。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发展的新道路。二、学生分析学生有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基本熟悉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有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性高。关注社会,关注国家。但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现今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不排斥国家行政力量,同样社会主义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说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能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政的特点,能说出新政的作用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识图和分析材料,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总结出罗斯福新政各项措施的主要内容,并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及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行程中的作用,从而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研读分析,强化——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分析,渗透全球史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会体会到罗斯福身上的顽强意志、进取精神和创新思维;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需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本课的板书设计、历史图片、材料解析题的文字材料。在讲导入部分展示图片说明大萧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讲经济危机的表现部分,用视频资料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大萧条带来的国际关系的混乱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治危机。在讲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部分可以提供丰富的史料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新政措施的含义以及对缓解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所起的作用。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导入用奥巴马政府的“救市”计划来导入,提出关于政府干预经济最早源于罗斯福回答问题提问讲授播放关于经济危机的视频,探讨经济危机的原因读课本自己思考视频资料探究罗斯福新政短期内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实质是什么分组探究合作文字资料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一、大厦将倾的危机——1929-1933年大萧条1、发生:黑色星期四: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资料,请大家明确几个问题:(1)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和地点;(2)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是哪个经济领域?【播放视频资料】从刚才的资料中,大家捕捉到相关信息了吗?这场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崩溃开始。最先爆发危机的领域——金融领域。之后,危机迅速蔓延,如同决堤洪水蔓延至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面临垮台危险。2、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