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第一课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第二课是:罗斯福新政(实施、作用与意义);第三课是: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二、学生分析1.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罗斯福新政,但那这是一个初步笼统的学习。2.通过以前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高一学生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应了高中学习的特点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为积极主动学习打下了基础。三、教学目标1、目标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知识与能力: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运用: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过程方法:想象法、问题抢答、分析、启发诱导、讲解、图像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人生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四、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慕课《罗斯福新政内容》,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2.微课:学习要求与学习评价,为自我评价奠基。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4.在导入环节使用幻灯片投放漫画,增加生动性,直观性。5.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信息量。6.小结环节运用幻灯片生成本节内容:直观并有层次性的揭示本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引用并解读罗林·柯尔比的一幅漫画观看漫画投放幻灯片:漫画新课学习1.教师介绍历史常识:历史事件的要素-------背景(原因)、时间、地点、过程、性质、影响。2.提供学案,提出要求,安排学生自学。依案按要求自学投放幻灯片投影阅读材料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问题设计;分组;提出要求。小组按要求探究投放幻灯片评价:罗斯福新政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评价学会评价的方法建构知识结构设计提纲按教师提供的提纲构建结构多媒体生成结构小结教师总结阅读本课知识结构,自由提问投放幻灯片小结内容达标训练提供训练题目按要求完成投放幻灯片:讲解答案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2.实施情景教学,统合三维目标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通过自学课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