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及解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训学生运用类比方法处理相关内容的能力。2.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地去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避免变形中出现错误。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调整意见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2.新课导入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叶子割破了,他发现小草叶子的边缘布满了密集的小齿,于是便产生联想,根据小草的结构发明了锯子.鲁班在这里就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思考与探索。分析问题探究新知(一)自学指导:(5分钟)认真阅读课本第122页—123页的内容1、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2、如何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它主要有哪些步骤?(二)知识探究1、合作探究(一)观察下列不等式:(1)2x-2.5≥15;(2)x≤8.75;(3)x<4;(4)5+3x>240.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共同特点:这些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引2、抢答下列不等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1)3x+2>x–1(2)5x+3<0(3)+3<5x–1(4)x(x–1)<2x3、合作探究(二)例1解不等式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在示在数轴上.4议一议通过上面的解题,你能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吗?(1)去分母:各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注意符号问题;(3)移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5)系数化为1: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导,让学生自己给一元一次不等式下定义,从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注意强调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方程变形中常见的错误,及实心圆点与空心圆圈的区别.解决问题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3)x-4≥2(x+2)让学生到黑板来解题,强调书写格式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作业教科书P126第1题,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