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过程。2.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听觉的形成过程。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4.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措施。能力目标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情感目标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二、重点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难点:近视的形成和矫正三、教学媒体眼球的模型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想一想你吃饭的情景,当时你都感觉到什么?生:看到了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当然,还会听到家人的谈话。师:那么这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得的呢?我们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正是它们的相互配合,使我们获得了各种信息。而据科学家统计,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数信息来自视觉。那么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学习新课:出示学习目标1、眼球包括哪两部分。2、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内容物由什么组成?3、说出眼球各种结构的作用。4、视觉的形成过程5、近视的形成及矫正自学指导I学生自学课本3页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眼球壁的最外面由哪两种结构组成?2、眼球壁的中间由哪两种结构组成?3、眼球壁的最里面由什么结构组成?4、眼球内部包括哪些部分?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眼球壁眼球的结构内容物学生理解记忆自学指导II学生自学课本3页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回答眼球各部分的功能。2、瞳孔怎样形成?3、晶状体类似于什么?4、哪些结构无色透明?视网膜上有什么细胞?点拨:虹膜的中央有一个小孔是瞳孔,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光暗时瞳孔变大,光亮时瞳孔变小。它的大小由虹膜调节。晶状体像凸透镜,能折射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穿过到达视网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对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学生根据课本图片理解记忆自学指导III学生自学课本3页观察与思考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2、比较两图结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外膜中膜内膜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点拨:胶卷必须在暗室中才能成像,因此相机的壁是不透光的。眼球壁因为有脉络膜,所以使眼球的内部形成暗室。因而视网膜和胶卷一样会成像。自学指导Ⅳ学生自学课本4页第一段和看图-47后回答下列问题:1、光线依次穿过眼球的哪些结构?2、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什么?3、物像落在哪里?倒立还是正立?是否是视觉?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5、图象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导?视觉在哪里形成?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光线形折射成倒立物像传导形成视觉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说出哪些部位不正常会导致失明。学生理解记忆3分钟自学指导Ⅴ学生自学课本4页第二段后,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1、回答课本图-48猫在亮处瞳孔变____,在暗处时瞳孔变____。2、人的瞳孔的变化与猫一样吗?点拨:当瞳孔变大时,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增多。当瞳孔变小时,进入眼球内部的光线减少。人在光亮处,光线强,需要减少光线对视网膜的刺激,因此通过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相反,暗处人的瞳孔变大。自学指导Ⅵ学生自学课本4—5页第一段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49眼球中的虚线和实线分别什么含义?2、近视以后晶状体变______.眼球的前后径变______.3、近视看不清____处的物体,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4、近视眼配戴______透镜。点拨:虚线代表近视以前视网膜和晶状体的正常位置,实线代表近视以后视网膜和晶状体的位置。通过比较,近视以后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刚开始时,只是晶状体的凸度变大,这种近视叫假性近视;如果不注意保护,会导致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形成真性近视。学生理解记忆2分钟自学指导Ⅶ学生自学课本5—6页上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1、预防近视做到哪“三要”?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