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本课与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说明了“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而本课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借鉴,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二、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初中教材已经涉及,学生比较喜欢了解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而经济危机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以此为兴趣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地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正确阅读、分析史料,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制作使用PPT。使用课件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更感兴趣,能更好地理解,提高课堂效率。2.利用数据,分析新政前后的变化,体现计量史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3、以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进行总结,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节课及本单元。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图片导入罗斯福简介回顾历史图片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提供材料,明确任务,巡回指导。自主学习1、经济危机的表现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合作探究:1、经济危机的原因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PPT展示展示学生展示互评,补充PPT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PPT构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学生自主PPT课堂达标当堂练习PPT启示感悟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悟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努力能做的,放手给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解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2、教师加强指导,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3、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