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南洋中学部执行新课标新授课教案模板(2009至2010学年下学期)教案序号总第4课时(一课一个教案)教学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能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味科学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疑点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利用幂的意义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地推导性质,再从一般到特殊地运用性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同时,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计算时易忽略条件及与数的乘法相混淆将指数相乘。因此,法则的正确应用是本节学习中的又一个难点,突破的方法一是剖析性质(法则)的特征,二是通过一组诊断题让学生判断,并要求学生分析错误,比较异同。总结出运用法则时的注意事项予以强化顺应。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探索研究发现法学法主动探索研究发现法教具学具准备图片、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巧设情景导入新课见过程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与步骤课堂要素提示充分体现“自主、合作,分层评价”(渗透探究的内涵)的教学特色(力求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闷)“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情感是力量的源泉”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搜索力、发现力、概括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力、应变力、创造力和自我调控力教师活动(恰到好处的主导作用)学生活动(体现充分的主体作用)知识与技能情(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从天文中的有趣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题。2、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1、探索这个问题,自然地体会同底数幂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2、回顾并应用幂的意义,尝试求解。3、将幂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混淆了的学生在对比中澄清了认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义独立求出10²×10³。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醒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要将a+a+a与a·a·a相混淆。(同时渗透幂的组成要素:底数、指数,为后续的找规律作好铺垫。)(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1、提出新任务:(课本P12做一做1)。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2、提高任务难度:(P12做一做2)。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3、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更高挑战:你能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吗?5、比一比,赛一赛识记公式6、反思。“除了记得准、记得快之外,衡量记忆力好坏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持久性和准备性。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改正了错误,巩固了知识,也为下一步的探究工作铺平了道路。1、根据幂的意义,独立解决此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每一步的理由,做到有理有据。2、通过努力,完成任务,进一步熟悉了幂的意义。仔细观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个人的观察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3、通过对特例的考察,归纳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发展了推理能力(归纳、符号演算)。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进步意义。5、记忆与呈现交流比赛6、学会反思,学会学习。进一步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与集体智慧的无穷,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开放的学术性格。在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达成了识记目标。①仔的?用这个办法能持久吗?针对此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借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发地产生对公式特点的探求的一种自身需要,并积极思索和回顾公式的得来过程。(法则的剖析:条件是①乘法②同底数幂;结果是①底数不细观察公式特点却不必急于回答,只要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练习就行了,之后再作回答。(三)应用练习促进深化1、理论之于实践展示课本P13例1,可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