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教育学生懂得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光荣的革命传统。能力目标:能用文字对画面进行描述。教学重点:学习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怎样用文字画面特征对十幅浮雕进行描述以突出主题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展示有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彩图,1952.8——1958.4.22建成。作者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纪念碑,写下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表达了缅怀先烈之情。二、检查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幻灯片)瞻仰zhānyǎng矗立chù奠基diàn砌墙qì镏金liǘ上溯sǜ五卅sà无堑qiàn(二)词语解释1、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2、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3、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4、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挡。三、阅读全文,讨论。1、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明确:文章标题可分为引标。主标和副标。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副标题表明本文说明的对象,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作者的思路是:点题总领全文——介绍碑身浮雕——抒写瞻仰感受。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段段意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明确:全文共11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开头,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第二部分:(第2至10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字以及10幅浮雕等。第三部分:(第11段):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切,呼应标题和开头。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学生讨论、明确)第一层次(第2、3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和原料。第二层次(第4、5段):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第三层次(第6至10段):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第6段题说,使人对10幅浮雕产生总的印象。第7至10段题说:每段开头交代作者瞻仰活动的方位或路线,由此体现了课文介绍10幅浮雕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四、小结:文章以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这是根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选择的。五、作业:1、熟读课文,探究第二部分第三层,完成表格(幻灯片)2、背诵课文第四段的碑文。方位顺序时间事件意义东11839年烧毁鸦片烟表现出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23456西7抗日战争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北中8解放战争解放全中国910板书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第一部分①点题开头,总领全文。第二部分②—⑩:介绍位置、经过、构造、题字、碑文、浮雕。第三部分⑾:抒写感受,呼应标题开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