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课时)》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根据学科复习进度安排复习内容教学目标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教学策略手段两类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1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资源开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生态(恢复)建设: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四、区域经济发展课堂练习典例分析(掌握基本技能)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完成(1)~(2)题。(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2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