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一、背诵导入二、合作探究三、整理归类1、成语类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格言警句类①谈学习态度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②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默而识之——不断积累③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五、总结文言语法:1、通假字:(通谁读谁,通谁讲谁)说:通“悦”,读yuè,意为:愉快,知:通“智”,读zhì,意为:聪明。女:同“汝”,读rǔ,意为:你(第二人称代词)2、文言虚词而:①顺接连词,表并列或承接关系,意为“并且”“而且”“就”或不译。例:学而时习之任重而道远(并且)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不译)②转折连词,表转折关系,意为“却”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提刀而立④修饰语,可译为“着”“地”例:默而识之(地)为(1)wéi以为:把……当作(以:把为:当作)例:可以为师矣(2)wéi是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wèi介词,意为“替”“为了”例: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之(1)代词:代指人(第三人称)、事、物例:由,诲,女知之乎!(代事,代指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人,代指可学习的人)(2)助词①结构助词,意为“的”。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主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简称“取独”)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1)代词例: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人,代指可学习的人)(2)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揣测或反问语气。例:其恕乎!(表揣测,意为:大概,也许)其真无马邪?(表反问,意为:难道)焉(1)句尾语气词,无实意。(2)代词,相当于“之”例:见贤思齐焉。(代指他,贤德的人)(3)兼词(一字代两字的意思)相当于“于之”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当于“于之”,意为:在那里)则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意为“就”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六、作业:1、翻译2、背诵《〈论语〉十则》3、课时方案教学反思:本课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爱好。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在保证学生不曲解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现代思想对古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