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纲3)学习目标: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分布和移动规律;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和分布;3、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作大气环流。(2)作用:①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②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分布:全球近地面共有___个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___个风带。其中,___个低气压带。(2)季节移动:原因——地球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____移,冬季____移;南半球夏季时____移,冬季时____移。练习1:地理填充图册P18页第八、九题,P19页第十题。三圈环流的形成与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练习2:结合右图,列表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解析]由赤道向两极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是产生三圈环流的根本原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造成的结果。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类比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如下表1和表2)。表1表2用心爱心专心风带流向属性信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干燥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相对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湿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干燥气压带成因特征气流属性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气流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气流冷湿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气流干热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气流湿热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夏季,陆地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根本原因仍是______作用,它是由海陆______差异和海陆______状况所决定的。即_____________差异导致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2)气压分布:北半球7月: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__切断。(此时大陆上为____压中心,海洋上为____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__切断。(此时大陆上为____压中心,海洋上为____压中心)。南半球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练习3:读图填充并回答:(1)下图中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冬、夏两季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冬季,亚洲大陆形成强大的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_,北太平洋形成____________;夏季,亚洲大陆形成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北太平洋则形成________________。用心爱心专心4.季风环流(1)概念:盛行风向随________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2)成因:________________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3)东亚季风:成因________________风向:冬季________季风,夏季________季风(4)南亚季风:成因________________风向:冬季________季风,夏季________季风受北半球大气活动活动中心的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季风气候,其风向见下图: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图练习4:列表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解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表地域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偏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高压太平洋亚洲高压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特点寒冷、干燥炎热、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