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5【要达成的目标】1、了解序和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与“学”过程】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1一、导学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2、骈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即对仗)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3、作者简介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4、断句品韵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B、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岛屿之萦回“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E、六四对六四: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F、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G、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H、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2二、自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轸()棨戟()懿范()襜帷()笺()骖騑()汀渚()闼()甍()孤鹜()云销雨霁()樽()天高地迥()范蠡()(人名、地名用字)管窥蠡测()弱冠()东隅()胜筵()睇眄()舛()袂()帝阍()宗悫()簪笏()叨陪鲤对()梓泽丘墟()二、诵读与课文理解1、按断句提示有感情的诵读课文。2、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提示:理脉络时可以由句到层,由层到段,聚零为整。)3、分析文章结构及内容。《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请结合这个题目来分析文章内容。第一部分(1):扣“”,写。第二部分():扣“”,写。第三部分():扣“”,写。第四部分():扣“”,写4、反复品读第二、三段的景物描写,注意描写顺序,背诵这两段。【课后反思】(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教师个性化教案学生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