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第24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 母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第24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 母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2
七年级语文上:第24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 母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2
三整合、六环节“问题教学”模式教学指南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验诗歌思想感情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3.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核心问题: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写法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拓展问题: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的同时,学会感恩一、问题预设:1.预设问题:(学生预习内容)(1)字音:并蒂()菡萏()姊妹()攲斜()荫蔽()(2)解释:花瑞:亭亭:适意:徘徊:遮拦:(3)初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这篇散文诗哪一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理由2.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二、问题呈现:1.教师创设情景,呈现问题。同学们,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组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优美诗文。作者以其慧眼发现自然之美,以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赞美自然之美。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春的可爱、温和;看到了济南冬天的慈爱、温暖;看到了夏的紧张、热烈;还看到了秋天的农家小院、满载而归的小渔船、丰收的欢畅。)是呀,其实,大自然不仅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只要我们也能像那些作家们用心去感受、体悟,我们会发现它还带给人一份亲切、深邃,给予我们人生的思考与启示。比如:(当你看到藤萝瀑布,你会想到生命的绚烂与永恒;当你看到静默着的城市守护者——行道树,你会想到奉献也是一种快乐;当你看到,你会想到。)(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幅自然之景(多媒体展示)荷叶图问:看到此图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说)2.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3.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4.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自然环境、红莲的情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自主完成)5.思考:文中的“我”感动于哪一个情景?6.荷叶的“勇敢慈怜”让“我”产生了怎样的联想?7.小组讨论、交流:心中的雨点指什么?请你结合你对自己母亲的观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这篇散文诗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9.运用这种写法,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例如:母亲啊!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题解决1.小组代表展现讨论结果。2.各组间相互补充、完善。3.教师点评、点拨。四、总结,生成新问题1.教师小结2.学生小结,再提问,生成新问题。五、问题检测(巩固练习)孩子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表达对母亲的感恩……A、吟一吟:如果你爱好吟诗,可以创作一首与本文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相关的诗歌,并吟诵。B、说一说:如果你擅长积累,可以讲一个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并写下来。六、问题反思。注:学生预习的结果,由小组长检查,并对质量不高的加以辅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第24课《散文诗两首》之荷叶 母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