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第八章氮族元素教案二【教学内容】氨铵盐【教学目标】1.认识氨分子的结构,记住氨的物理性质。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氨水显弱碱性的原因。3.掌握实验室制取氨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检验及干燥方法。4.了解铵盐的组成,掌握铵盐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6.了解氨、铵盐的用途。【知识讲解】一、氨(NH3)1.氨分子的结构电子式HNH,结构式H—N—H,呈三角锥形,键盘107o18′,极性分子。2.物理性质无色,而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该实验成败的关键:①装置必须密闭②仪器必须干燥③气体尽量集满。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该实验。氨气的体积即为溶液的体积,其。3.化学性质氨分子中氮原子上还有一对孤对电子,易接受质子。因此水合能力较强易与H+反应即与酸反应。氨气中氮元素为-3价即氮的最低价态。因此在一定条件能被氧气。(1)氨跟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4+OH-氨气溶于水大部分与水作用生成了NH3·H2O,而NH3·H2O只有少数发了电离而生成NH+4和OH-,因此冷却浓氨水可析出NH3·H2O晶体。在氨的水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有:H2O、NH3、NH3·H2O,存在的离子有NH+4、OH-、H+(极少量是由水电离而产生的),因此氨水是混合物。液氨不导电,而氨水能导电。氨水中主要成分是NH3·H2O,但溶质是NH3,因此表示浓度均以NH3表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方法之一)。(2)氨跟酸的反应酸溶液均有吸收NH3而生成铵盐。NH3+HCl=NH4ClNH3+H2S=NH4HS2NH3+H2S=(NH4)2S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NH3+CO2+H2O=NH4HCO32NH3+CO2催化剂CO(NH2)2+H2OxNH3+H3PO4=(NH4)XH3-XPO4(x为小于等于3的整数)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区分氨气与氨水如:在盐酸中通NH3,离子方程式为NH3+H+=NH+4,而在氨水中滴加盐酸,则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4+H2O氨气在空气中与卤化氢相遇时产生白烟,可作为检验氨气的一种方法。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挥发性酸,而后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均会观察到产生白烟的现象。(3)氨跟氧气反应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1200大气压1800HH△4NH3+5O2Pt4NO+6H2O+Q(Q>0)催化剂用铂,氧化铁均可。(4)其它反应氨在纯氧中可燃烧生成氮气,反应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2N2+6H2O,氨在氯气中6e可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H3+3CL2N2+6HCL,如氨气过量反应方程式为:6e8NH3+3CL2N2+6NH4Cl.例1.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图中“”表示气体流向,M是一种子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当与M气体反应时y气体过量,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实验所用到的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NaCl、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镏水。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有(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作用是。(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制取y气体的D装置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制取y的化学方程式是。(1)当F中为紫色石蕊试液时,见到的现象是主要反应方程式为、。解析:解此题抓住两点:①产生C(或E)气体的条件为Pt丝红热②E内有红棕色即为NO2,得知M为NH3,y为O2,C中有NO、NO2、H2O(g)等。答案:(1)大试管,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单孔塞和玻璃管。(2)碱石灰,既除去水蒸气又除去CO2.(3)4NH3+5O2Pt4NO+6H2O(气)(4)平底烧瓶,分液漏斗,胶塞,导管(用锥形瓶代替平底烧瓶也可)2Na2O2+2H2O=4NaOH+O2(5)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NO2+H2O=2HNO3+NO,HNO3=H++NO–3。例2.在室温时有50ml的混合气体,它们可能由HCl、NH3、CO2、NO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后体积减少为35ml,再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气体体积又减少为20ml,最后将气体通过水,充分反应后只剩下10ml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求:①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它们的各占多少毫升?②最后剩余气体是什么气体?用心爱心专心122号编辑2△解析:50ml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体积减少为35ml,则NH3体积为50ml-35ml=15ml。由此确定无HCl。由题意可知还有CO2和NO。设含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