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九章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教案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请同学们谈一谈取得了哪些成就?生:(回忆并作答)师: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离不开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板书第九章课题,边指边讲)大家都知道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曾建立过怎样的统一战线组织?生:(与教师共同回忆,回答)师: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革命任务不同,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范围也各不相同,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全国革命胜利以后,还需要不需要这个法宝了呢?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前提示并作答)师:对!由于这些原因,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没有放弃这个法宝,而且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合作。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过渡时期的统一战线(1949~1956年)师:大家还能回忆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的盛况吗?生:(有的思考,有的翻阅教材。稍候,请一位学生作答)师: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族党派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建国初期统一战线的最好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是最好形式呢?生:(结合1949年9月政协会议内容,请一位学生作答)师:(从代表的广泛性、政权的民主权、各党派的平等合作等方面进行概括后指出)人民政协在过渡时期,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呢?第一,起到了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的作用。第二,它协助人民政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打击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控制通货膨胀、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在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配合使用。如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协助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国家能够通过赎买政策来实现改造的目的。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统一战线(1956~1966年)师: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那么,党对这些民主党派的政策又是什么呢?这是当时在统一战线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方针呢?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资料,结合小字部分作答)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并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方针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思考并请学生作答)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什么呢?生:(认真看教材,并请学生作答)师:对!这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上多党合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民主党派在建国以来所起作用的肯定。因而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极大地鼓舞了各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使之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更加积极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而使统一战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文革”时期的统一战线(1966~1976年)师: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哪位同学还记得“文革”全面发动的时间?生:(思考并作答)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1师:就在1966年夏天,北京红卫兵发出“致民主党派最后通牒”,紧接着占领和查封了各民主党派的各级机关,导致民主党派的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完全停顿,党对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名存实亡了。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统一战线(1978~90年代)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于1976年8月召开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1979年10月,8个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各自产生了新的领导机关。这样,民主党派恢复了活动,并发展了新成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