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知识点】:照相机、投影仪、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原理【重点、难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投影仪的制成原理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原理及矫正方法【教学流程】1.照相机的制成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⑶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②成像的范围:f2f内调节,即:U↓→v↑→像↑2.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⑴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⑵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⑶视觉暂留: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滞留现象3.投影仪(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制成原理当f2f⑶投影片的插法:倒插4.视力缺陷及矫正方法:⑴近视: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注:近视: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矫正方法:配带一副合适的凹透镜(即近视眼镜)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如图:⑵远视: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如图:注:近视: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矫正方法:配带一副合适的凸透镜(即远视眼镜)其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如图:【典型例题】【例1】照相机拍完2寸照片后改拍1寸照片,若被照人位置不动,则照相机应该()A.向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B.远离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C.向人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D.远离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例2】小明同学在学习“眼球成像”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中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该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巩固训练】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成像的光屏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烛焰离透镜15cm,则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A.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一定成等大的实像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可能成虚像3.在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使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FFo③②①【课后练习】1.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照相机的镜头,镜头到被照物体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2.照相机和人眼为了获得物体清晰的像,分别调节()A.像距、物距B.焦距、像距C.都是焦距D.都是像距3.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就是眼镜的度数),用D表示,即D=1/f×100(f单位为米),凸透镜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数。一个凹透镜的度数为-400度,则它的焦度是_____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________。【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