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一)导入新课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应该怎样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给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我们需要呼吁和平,世界也需要和平。探究:①什么是和平问题、发展问题?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③解决和平与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高一年级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的相关信息:材料一:用心爱心专心1994年的内战和种族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至今仍有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2005年,非洲领导人声称,这个饱受战乱和冲突困扰的贫困大陆有了更多的令人振奋和欣慰的好消息:安全形势趋稳,地区热点降温,经济稳中有升,非盟作用增强。可以说,在国际和平的大环境和自身发展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渴望实现政治和平与经济发展的非洲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5日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中非双方同意加强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就治国理政交流经验,谋求共同发展和进步。温家宝指出,我们对非经贸关系有三个着力点:第一,要积极扩大进口非洲的商品。第二,要把技术援助同经济援助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大力帮助非洲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迄今,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署了62个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协定,中非互访团组200多个,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数百次。如2004年,中国举行“相约北京--非洲主题年”艺术节活动。材料二: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而朝鲜则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朝鲜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要解决核问题首先需美国转变对朝政策。在美国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后,朝鲜于2002年12月22日宣布解除核冻结,并于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2006年3月22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因朝鲜被冻结的资金未被解决而宣布休会,但总体来说此次会谈很有成果,各国同意继续推动落实在9.19共同声明和《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作出承诺。二、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1、和平问题(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时代主流的原因讨论:世界已经爆发了两次大战,会不会再次爆发世界大战呢?为什么?结合书P102页的探究活动。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非洲遭遇了很多苦难,作为非洲的人民来说他们肯定渴望一个和平的环境,反对战争。其实作为中国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也已经尝遍了战乱之苦,也希望能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大家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一件大事:1945年8月7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