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各章考试重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熟悉(二)会计的基本特征——掌握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1)货币计量单位——元(2)实物计量单位——件、吨、kg(3)劳动计量单位——小时、天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包括哪七种?其中:①复式记账——是核心;②会计核算工作的三大环节——是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③会计核算的具体工作——是指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算账【成本计算】、报账【编制会计报表】。(2)会计监督方法(3)会计分析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一)会计的核算职能1.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2.又称为反映职能3.会计核算的过程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构成。(二)会计的监督职能1.对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2.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1.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2.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1.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2.即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3.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称为资金运动;4.经济活动包括(1)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2)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非经济业务5.非经济业务【有哪些?】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6.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7资金与资产的关系——了解(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1)款项——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哪些是其他货币资金?】(2)有价证券——股票、债券(3)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1)财物——是指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存货、固定资产;(2)不包括无形的专利、应收的款项。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1)债权——各种应收款和预付款项;(2)债务——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4.资本的增减(1)资本——专指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2)不包括借入的资金。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理解支出、费用、成本的区别】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记住: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哪些?】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1)又称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2)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一、会计主体1.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2.企业应将不同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3.企业应当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4.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5.会计主体的形式【P10】二、持续经营1.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2.是许多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基础;3.如果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则应当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三、会计分期1.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2.由于会计分期,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基础;3.由于会计分期,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4.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1)中期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2)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5.进一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四、货币计量【掌握记账本位币的具体规定:P12】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要求理解】1.应收应付制2.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3.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4.企业会计应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三、收付实现制1.现收现付制或实收实付制或现金收付制;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1)企业拥有或控制;(2)预期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