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第四章消毒防腐药学习目标理解消毒防腐药的概念、作用机理;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和临床应用的分类;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临床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达到合理使用药物的目的;会用实验实训六中的测定消毒药杀菌效果的方法。随着畜牧业的日益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密集饲养使动物相互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各种传染性疾病防治显得更为突出。消毒防腐药能使动物生存的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并可有效地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是动物传染病的预防与扑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消毒防腐药,本章就其有关知识进行介绍。第一节消毒防腐药概述一、消毒防腐药的概念消毒防腐药是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防腐药是指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局部皮肤、黏膜和创伤等生物体表的微生物感染,也用于食品及生物制品等的防腐。二者无明显的分界限,消毒药在低浓度时仅能抑菌,而防腐药在高浓度时也能杀死病原微生物。二、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制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如酚类、醛类、醇类、重金属盐类等大部分的消毒防腐药是通过这一机理起作用的,其作用不具有选择性,可损害一切活性物质,故称为“一般原浆毒”,由于其不仅能杀菌,也能破坏动物组织,因而只适用于环境消毒。2.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如新洁尔灭等表面活性剂的杀菌作用是通过降低菌体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引起细胞内酶和营养物质漏失,水则向菌体内渗入,使菌体溶解和破裂。3.干扰或损害细菌生命必需的酶系统。如高锰酸钾等氧化剂的氧化、漂白粉等卤化物的卤化等可通过氧化、还原等反应损害酶的活性基团,导致菌体的抑制或死亡。三、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药液浓度药液的浓度对其作用产生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讲浓度越高其作用越强。但也有例外,如85%以上浓度的乙醇则是浓度越高作用越弱,因高浓度的乙醇可使菌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体表层蛋白质全部变性凝固,而形成一层致密的蛋白膜,造成其他乙醇不能进入体内。另外,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浓度,如同一种消毒防腐药在应用于外界环境、用具、器械消毒时可选择高浓度;而应用体表,特别是创伤面消毒时应选择低浓度。2.作用时间消毒防腐药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达到一定时间才可发挥抑杀作用,一般作用时间越长,其作用越强。临床上可针对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消毒时间,如应用甲醛溶液对雏鸡进行熏蒸消毒,时间仅需25min以下,而厩舍、库房则需12h以上。3.温度药液与消毒环境的温度,可对消毒防腐药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温度每提高10℃消毒力可提高1倍,但提高药液及消毒环境的温度可增加经济成本,为此,药液温度一般控制在正常室温(18~25℃℃)即可。4.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消毒环境中的粪、尿等或创伤上的脓血、体液等有机物一方面可与消毒防腐药结合,另一方面可阻碍药物向消毒物中的渗透,而减弱消毒防腐药的效果因此,在环境、用具、器械消毒时,必须彻底清除消毒物表面的有机物;创伤面消毒时,必须先清除创面的脓血、脓汁及坏死组织和污物,以取得良好消毒效果。5.pH环境或组织的pH对有些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影响较大,如含氯消毒剂作用的最佳pH为5~6。6.水质硬水中的Ca2+和Mg2+可与季铵盐类药物、碘附等结合成不溶性盐类,从而降低其抑杀效力。7.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状态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和处于不同状态的微生物,其结构明显不同,对消毒防腐药的敏感性也不同。如无囊膜病毒和具有芽胞结构的细菌等对众多消毒防腐药则不敏感。8.配伍用药消毒防腐药的配伍应用,对消毒防腐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存在着配伍禁忌。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酸性消毒防腐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