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并衡量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4、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5、本位币即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也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6、辅币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7、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因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即劣币把良币逐出流通领域。二、问答题1、如今的货币职能有哪些?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有哪些?原因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我国的货币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3、货币制度构成要素?①货币材料;②货币单位;③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④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4、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特点①金币为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②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④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原因以自然金作为货币材料,它的价值量与它的含金量是一致的。它忠实的履行了货币的职能:①作为价值尺度,它是现实的金子;②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它是足值的黄金;③作为储藏手段,它自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通货膨胀;④作为世界货币,它为世界市场所公认.5、现代不兑现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①黄金退出流通,流通中全是不兑现的纸币,即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为本位币;②国家垄断纸币发行,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③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在银行信用发展基础上,现金流通减少,非现金流通日益扩大;④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⑤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第二章信用与利率一、基本概念1、信用信用是一种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2、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3、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形式是赊销。(最早出现)4、国家信用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5、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其计算方便,手续简单)6、复利复利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复利是更能符合利息定义的计算方法。我国实行单利,但是没有否认复利利率的分类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7、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8、公定利率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9、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10、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11、实际利率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物价变动率即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8、利率的风险结构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因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9、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10、到期收益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